明史 中 - 61太祖下金陵,闢儒士范祖干、葉儀。克婺州,召儒士許元、胡翰等,日講經史治道。克處州,征耆儒宋濂、劉基、章溢、葉琛至建康 ,創禮賢館處之。以濂為江南等處儒學提舉,溢、琛為營田僉事,基留帷幄預謀議。甲辰三月,敕中書省曰:「今土宇日廣,文武並用。卓 ...
明史 中 - 62任官之事,文歸吏部,武歸兵部,而吏部職掌尤重。吏部凡四司,而文選掌銓選 ,考功掌考察,其職尤重。選人自進士、舉人、貢生外,有官生、恩生、功生、監生、儒士,又有吏員、承差、知印、書算、篆書、譯字、通事諸雜流。進士為一途,舉貢等為一途,吏員等為 ...
明史 中 - 63保舉者,所以佐銓法之不及,而分吏部之權。自洪武十七年命天下朝覲官舉廉能屬吏始。永樂元年,命京官文職七品以上,外官至縣令 ,各舉所知一人,量才擢用。後以貪污聞者,舉主連坐,蓋亦嘗間行其法。然洪、永時,選官並由部請。至仁宗初,一新庶政,洪熙元年 ...
明史 中 - 64考察之法,京官六年,以巳、亥之歲,四品以上自陳以取上裁,五品以下分別緻仕、降調、閒住為民者有差,具冊奏請,謂之京察。自弘治時,定外官三年一朝覲,以辰、戌、醜、未歲,察典隨之,謂之外察。州縣以月計,上之府,府上下其考,以歲計,上之布政司。至三 ...
明史 中 - 65明官制,沿漢、唐之舊而損益之。自洪武十三年罷丞相不設,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,以尚書任天下事,侍郎貳之。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 ,帝方自操威柄,學士鮮所參決。其糾劾則責之都察院,章奏則達之通政司,平反則參之大理寺,是亦漢九卿之遺意也。分大都督府為 ...
明史 中 - 66仁宗以楊士奇、楊榮東宮舊臣,升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,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,謹身殿大學士,仁宗始置,閣職漸崇。其後士奇、榮等皆遷尚書職,雖居內閣,官必以尚書為尊。景泰中,王文始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,入內閣。自後,誥敕房、制敕房俱設 ...
明史 中 - 67明初,設四部于中書省,分掌錢谷禮儀、刑名、營造之務。洪武元年始置吏、戶、禮、兵、刑 、工六部,設尚書、侍郎、郎中、員外郎、主事,尚書正三品,侍郎正四品,郎中正五品,員外郎正六品,主事正七品。仍隷中書省。六年,部設尚書二人,侍郎二人。吏部設總 ...
明史 中 - 68十三司,各掌其分省之事,兼領所分兩京、直隷貢賦,及諸司、衛所祿俸,邊鎮糧餉,並各倉場鹽課、鈔關。浙江司帶管在京羽林右、留守左、龍虎、應天、龍驤、義勇右、康陵七衛,神機營。 江西司帶管在京旗手、金吾前、金吾後、金吾左、濟陽五衛。 湖廣司帶管國 ...
明史 中 - 69儀制,分掌諸禮文、宗封、貢舉、學校之事。天子即位,天子冠、大婚,冊立皇太子、妃嬪、太子妃,上慈宮徽號,朝賀、朝見,大饗、宴饗,大射、宴射,則舉諸儀注條上之。若經筵、日講、耕耤、視學、策士、傳臚、巡狩、親征、進歷、進春、獻俘、奏捷,若皇太子出 ...
明史 中 - 70兵部。尚書一人,正二品左、右侍郎各一人。正三品其屬,司務廳,司務二人,從九品武選、職方、車駕、武庫四清吏司,各郎中一人,正五品。正統十年,增設武選、職方二司郎中各一人。成化三年,增設車駕司郎中一人。萬曆九年並革。員外郎一人,從五品。正統十年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