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中國哲學 / 明儒學案全書目錄
黃宗羲
明儒學案 - 151

歐陽明卿問曰:「釋氏不可以治天下國家。”曰:「子何見其不可以治天下國家?」曰:「樣樣都拋了。」曰:“此處難言,有飯在此,儒會吃,釋亦會吃,既能吃飯,總之皆可以治天下國家。子謂釋樣樣拋了,故不可;儒者樣樣不拋,又何獨不能治天下國家?」 ( ...

明儒學案 - 152

今有一種議論,只是享用現在,纔說克治防檢,便去紐捏造作,日用穿衣吃飯,即同聖人妙用,我竊以為不然。夫聖凡之別也,豈止千里?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,如何證得學問?只是不起意,便是一體,便是渾然。所以乍見非有為而不為,齊王有不知其心之所然也。(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153

赤子之心,真心也。見着父母,一團親愛,見着兄弟,一團歡欣,何嘗費些擬議思慮?何曾費些商量?大人只是不失這箇真心,便是聖學不明。愁赤子之心空虛,把聞見填實,厭赤子之心真率,把禮文遮飾。儒者以為希聖要務,不知議論日繁,去真心日遠。 無怪乎大 ...

明儒學案 - 154

蘭舟雜述(劉父調父記) 習俗移人,非求友不能變。一家有一家氣習,非友一鄉之善士,必不能超一家之習。推之一國天下皆然,至於友天下盡矣。然一朝又有一朝之氣習,非尚友千古不可以脫一世之習,此孟子所以超脫於戰國風習之外也。 吾輩無論友 ...

明儒學案 - 155

敬以直內者,言心之體本直,但能常主於敬,則內常直矣;義以方外者,言心之神明,自能裁製萬物萬事,但能常依於義,則外常方矣。敬者義之主宰,在內而言謂之敬,義者敬之裁製,在外而言謂之義,惟其敬義一致,內外無間,則德日大,而不習無不利矣。故曰『性之 ...

明儒學案 - 156

極而至於參天貳地,經世宰物,以至通古今,達事變,亦莫不是循吾良知,充吾良能,非外此知能,而別有一路徑也。故曰:『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。』此知行合一之原也。傅說所謂『非知之艱,行之惟艱』者,言人主一日之間,萬幾叢集,多少紛奪,多少索引,非真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157

性,天之命也,窮理盡性,則至命也,所謂知天地之化育也。且格物窮理之說,自程、朱以至今日,學者孰不尊而信之?今朱子《或問》具在,試取其說而論之。如云:『《大學》之道,先致知而後誠意。』夫心之所發為意,意之所在為物,今曰『先致知而後誠意』,則所 ...

明儒學案 - 158

或曰:「子謂我朝理學,薛、陳、王三公開之,然其學脈果皆同歟?”予答之曰:“三子者,皆有志於聖人者也。然薛學雖祖宋儒居敬窮理之說,而躬行實踐,動準古人,故其居身立朝,皆有法度,但真性一脈,尚涉測度。若論其人品,蓋司馬君實之流也。白沙之學,得於 ...

明儒學案 - 159

夫浮由氣作,妄緣見生者也。氣之善者十之五,見之善者十之三,神為氣揚,知隨見流,譬諸觀火乎,目熒熒而心化矣。故神不浮則氣歸其宅,見不執則知反其虛。古人所以日兢兢於克己、捨己、擇中、用中,而不能自已也。 (《報萬思默》) 古學平易簡實, ...

明儒學案 - 160

聖人於此體未嘗一毫有所增,是以能立天下之大本。有物有則,有典有禮,道之用也。聖人於此體未嘗一毫有所減,是以能行天下之達道。立大本,行達道,是以能盡天地人物之性,而與之參。 《易》象其理,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致其用,猶 ...


提示:


  





目前沒有閱讀標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