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中國哲學 / 明儒學案全書目錄
黃宗羲
明儒學案 - 111

神無方無體,其在人為視聽,為言動,為喜怒哀樂,其在天地萬物,則發育峻極者,即人之視聽言動,喜怒哀樂者也。鳶之飛,魚之躍,以至山川之流峙,草木之生生化化,皆人之視聽言動、喜怒哀樂者也。故人之喜怒哀樂、視聽言動,與天地萬物周流貫徹,作則俱作,息 ...

明儒學案 - 112

未發,靜也。已發,動也。發上用功,固為徇動;未發用功,亦為徇靜,皆陷於一偏。而《中庸》以大本歸之未發者,蓋心體即天體也。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,而其中為天樞,天無一息不運,至其樞紐處,實萬古常止,要不可不歸之靜。故心之主宰,雖不可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113

自有人生以來,此心常發,如目之視也,耳之聽也,鼻嗅口味,心之思慮營欲也,雖禁之而使不發,不可得也。乃謂發處亦自有功,將助而使之發乎?抑懼其發之過,禁而使之不發也?且將抑其過,引其不及,使久發而中節乎?夫節者,心之則也,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,惟 ...

明儒學案 - 114

今不善養根,而求好色之好,不拔惡根,而求惡臭之惡,可謂苟且徇外而為人也,而可謂之誠乎?意者,隨感出現,因應變遷,萬起萬滅,其端無窮,乃欲一一制之,以人力去其欺而反其慊,是使初學之士,終身不復見定靜安慮境界,勞而無功,祇自疲以速化耳。(《答緒 ...

明儒學案 - 115

集猶斂集也,退藏於密,以敦萬化之原,由是感而遂通,沛然莫之能禦,猶草木之有生意也,故曰「生則惡可已矣」。襲而取之者,義自外至也;集義所生者,義由中出也。自三代而下,渾是一箇助的學問,故曰「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」。與其得助農,不若得惰農,惰則 ...

明儒學案 - 116

故致良知者,只養這箇純一未發的本體。本體復則萬物備,所謂立天下之大本。先師云:『良知是未發之中,廓然大公的本體,便自能感而遂通,便自能物來順應。』此是《傳習錄》中正法眼藏,而誤以知覺為良知,無故為霸學張一赤幟,與邊見外修何異?而自畔其師說遠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117

先生既定陽明《年譜》,錢緒山曰:「子於師門不稱門生,而稱後學者,以師存日未得及門委贄也。子謂古今門人之稱,其義止於及門委贄乎?子年十四時,欲見師於贛,父母不聽,則及門者其素志也。今學其學者,三紀於茲矣,非徒得其門,所謂升堂入室者,子且無歉焉 ...

明儒學案 - 118

來諭「辭受取予,雖關行檢,看來亦小」。此言最害事。辭受取與,元關心術,本無大小。以此當天來事看,即堯、舜事業,亦是浮雲過目。 若率吾真心而行,即一介不取與,亦是大道,非小事業,而大一介也,此心無物可尚故也。(《答戚南玄》) 學須靜中 ...

明儒學案 - 119

知果無不良矣,有不良者果孰為之?人品不齊,功力不等,未可盡以解縛語增它人之縱肆也。乃知致良知之致字,是先聖喫緊為人語。致上見得分明,即格物之義自具,固不必紛紜於章句字面之吻合,對證傳授言說之祖述發揮,而動多口也。來教云:「良知之體本虛,而萬 ...

明儒學案 - 120

今以戒懼疑於屬動,既失子思之本旨,又因戒懼而疑吾心無寂,則並《大易》、周子之旨而滅之。推原其故,大抵誤認良知為祟耳。今為良知之說者,曰:「知是知非,不可欺瞞者良知也。常令此知 不昧,便是致吾心之良知。」雖然此言似矣,而實有辨也。夫孟子所言良 ...


提示:


  





目前沒有閱讀標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