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中國哲學 / 明儒學案全書目錄
黃宗羲
明儒學案 - 71

然先生親承陽明末命,其微言往往而在。象山之後不能無慈湖,文成之後不能無龍溪。以為學術之盛衰因之,慈湖決象山之瀾,而先生疏河導源,於文成之學,固多所發明也。 語錄 先師嘗謂人曰:「戒慎恐懼是本體,不 不聞是工夫。」戒慎恐懼若非本體,於 ...

明儒學案 - 72

夫目之能備五色,耳之能備五聲,良知之能備萬物之變,以其虛也。致虛,則自無物慾之間,吾之良知自與萬物相為流通而無所凝滯。後之儒者不明一體之義,不能自信其心,反疑良知涉虛,不足以備萬物。先取古人孝弟愛敬五常百行之 指為典要,揣摩依彷,執之以為應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73

當下本體,如空中鳥跡,水中月影,若有若無,若沉若浮,擬議即乖,趨向轉背,神機妙應。當體本空,從何處識他?於此得個悟入,方是無形象中真面目,不着纖毫力中大着力處也。 近溪之學,已得其大,轉機亦圓。自謂無所滯矣,然尚未離見在;雖雲全體放下, ...

明儒學案 - 74

尹洞山舉陽明語莊渠「心常動」之說。先生曰:「然莊渠為嶺南學憲時,過贛。先師問:“才子如何是本心?」莊渠云:「心是常靜的。」先師曰:「我道心是常動的。」莊渠遂拂衣而行。末年,予與荊川請教於莊渠,莊渠首舉前語,悔當時不及再問。予曰:「是雖有矯而 ...

明儒學案 - 75

良知靈明原是無物不照,以其變化不可捉摸,故亦易於於隨物。古人謂之凝道,謂之凝命,亦是苦心話頭。吾人但知良知之靈明脫灑,而焂忽存亡,不知所以養,或借二氏作話頭,而不知於人情事變,煆煉超脫,即為養之之法,所以不免於有二學。若果信得良知及時,只此 ...

明儒學案 - 76

人之所以為人,神與氣而已。神為氣之主宰,氣為神之流行。神為性,氣為命。良知者,神氣之奧,性命之靈樞也。 良知致,則神氣交而性命全,其機不外於一念之微。(《吳同泰說》) 乍見孺子入井怵惕,未嘗有三念之雜,乃不動於欲之真心。所謂良知也,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77

未發之中,是太虛本體,隨處充滿,無有內外。發而中節處,即是未發之中。若有在中之中,另為本體與已發相對,則誠二本矣。 良知知是知非,原是無是無非,正發真是真非之義,非以為從無是無非中來。以標末視之,使天下胥至於惛惛懂懂也。譬諸日月之往來, ...

明儒學案 - 78

即寂而感,行焉;即感而寂,存焉。正是合本體之工夫,無時不感,無時不歸於寂也。若以此為見成,而未見學問之功,又將何如其為用也?寂非內而感非外,蓋因世儒認寂為內、感為外,故言此以見寂感無內外之學,非故以寂為外,以感為內,而於內外之間,別有一片地 ...

明儒學案 - 79

知幾之訓,《通書》得之《易傳》,子曰:『知幾其神乎?』幾者,動之微,吉之先見者也,即《書》之『動而未形,有無之間』之謂。《易》曰:『介如石焉,寧用終日,斷可識矣。』此夫子之斷案也。蓋六二以中正自守,其介如石,故能不溺於豫,上交不諂,下交不 ...

明儒學案 - 80

周、程深於《易》者,一曰『主靜』,一曰『主定』。又曰:『不專一,則不能直,遂不翕聚,則不能發散,是以廣大生焉。廣大之生,原於專翕,而直與闢,則專翕之發也,必如此而後可以言潛龍之學』。愚夫愚婦之知,未動於意欲之時,與聖人同,是也,則夫致知之功 ...


提示:


  





目前沒有閱讀標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