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中國哲學 / 明儒學案全書目錄
黃宗羲
明儒學案 - 451

孟子曰:「雖存乎人者,豈無仁義之心哉?人自放之耳。」乃夫子則曰:「操則存,舍則亡,出入無時,莫知其鄉。」須知此心,原自存,操則存,又何曾加存得些子?存無可存,故曰:「出入無時,莫知其鄉。」至此方見此心之不易存,所以孟子又言「養心」,知存養之 ...

明儒學案 - 452

雖四者之心,未始非喜怒哀樂所化,然已落面目一班,直指之為仁義禮智名色,去人生而靜之體遠矣。學者從孟子之教,盡其心以知性而知天,庶於未發時氣象,少有承當。今乃謂喜怒哀樂為粗幾,而必求之義禮之性,豈知性者乎? 孟子言養心,又言養性,又言養氣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453

朱夫子答梁文叔書曰:「近看孟子道性善,稱堯、舜,此是第一義。若於此看得透,信得及,直下便是聖賢,更無一毫人欲之私,做得病痛。若信不及,孟子又說過第二節工夫,又只引成 、顏淵、公明儀三段說話,教人如此發憤,勇猛向前,日用之間,不存留一毫人欲之 ...

明儒學案 - 454

練心之法,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而已。無一事乃能事事,便是主靜工夫得力處。又曰:「多事不如少事,省事不如無事。」(《應事說》) 應事接物,相為表?,學者于天下不能遺一事,便于天下不能遺一人。自落地一聲,此身已屬之父母;及其稍長,便有兄弟與之 ...

明儒學案 - 455

雖形上不離形下,所以上下易混作一塊。學者開口說變化氣質,卻從何處討主腦來?《通書》曰:「性者剛柔善惡,中而已矣。」中便是變化氣質之方。而《中庸》曰:「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。」卻又無可 力處。從無可 力處,用得工夫,正是性體流露時,此時剛柔善惡 ...

明儒學案 - 456

昔周元公着《太極圖說》,實本之《中庸》,至「主靜立人極」一語,尤為「慎獨」二字傳神。其後龜山門下一派,羅、李二先生相傳口訣,專教人看喜怒哀樂未發時作何氣象。朱子親授業于延平,固嘗聞此。(《天命章說》) 而程子則以靜字稍偏,不若專主于敬;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457

知在愛敬中,更無不愛不敬者以參之,是以謂之良知。知在善惡外,第取分別見,謂之良知所發則可,而已落第二義矣。且所謂知善知惡,蓋有善有惡而言者也。因有善有惡,而後知善知惡,是知為意奴也,良在何處?又反無善無惡而言者也。 本無善無惡,而又知善 ...

明儒學案 - 458

一物本無物也,無物者理之不物於物,為至善之體,而統于吾心者也。雖不物於物,而不能不顯於物,耳得之而成聲,目寓之而成色,莫非物也,則莫非心也。耳能辨天下之聲,而不可欺以濁,吾因而致焉,並不可欺以一切清濁,所以致吾心之聰也。目能辨天下之色,而不 ...

明儒學案 - 459

《章句》云:「實其心之所發。」不知實字代得誠字否?又不知是發前求實,抑是發後求實?若是發前求實,則工夫仍在存時。然《章句》又云:「皆務決去而求必得之。」似言凡于意之所發,皆務求所以實之,則誠之功,已落在意後矣。 落在意後,則必就其事而實 ...

明儒學案 - 460

此道身有之,則不言而信,以歸於慥慥之地,所謂躬行君子也,故雲默識。識如字,謂信諸心也。默識之學,精神毫不滲漏,徹首徹尾,以此學,即以此教,何厭倦之有?自默字訛解,而學者逐以語言道斷當之,謂聖學入手,只在妙悟,學都從悟中來。不知聖學自下學,則 ...


提示:


  





目前沒有閱讀標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