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中國哲學 / 明儒學案全書目錄
黃宗羲
明儒學案 - 421

先生上書座師許國,反覆「當世但阿諛、熟軟、奔競、交結之為務,不知名節行檢之可貴,聖怒可攖,宰執難犯。言路之人襲杜欽、谷永附外戚,而專攻上身之故智,以是而禁人之言,猶為言路不塞哉」!布衣瞿從先,為李見羅頌冤,進唐曙台《禮經》,先生皆代為疏草, ...

明儒學案 - 422

心學之弊,固莫甚于今日,然以《大學》而論,所謂如見肺肝者也,何嘗欺得人來?卻是小人自欺其心耳。此心蠹也,非心學也。若因此便諱言心學,是輕以心學與小人也。《咸》九四不言心,而《彖》曰「感人心」,則咸其心之義也。 《艮》六四不言心,而《象》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423

若習俗心腸掩過真心,欲富貴便處了,惡貧賤便去了,好生惡死、呼蹴之食,便食了,卻叫不處不去,不受不屑,多了這心,此是當下否?此是自然否?故富貴不淫,貧賤不移,威武不屈,造次顛沛必於是,捨生取義,殺身成仁,都是關頭時的當下,故曰:「雖之夷、狄, ...

明儒學案 - 424

三代而上,黑白自分,是非自明,故曰「王道蕩蕩,王道平平」。後世以是為非,指醉為醒,倒置已極。君子欲救其弊不得不矯枉,蓋以不平求平,正深于平者也。 有一等自是的人,動曰「吾求信心」,不知所信者,果本心乎?抑習心乎? 假善之人,事事可飾 ...

明儒學案 - 425

先生在東林會中,於喁無間,而晰理論事,不厭相持,終不肯作一違心語。忠憲歿,先生狀之。其學之深微,使讀者恍然有入頭處。又喜為詩,以寓時事云:「還宣侍講王昭素,執易螭頭取象拈。」傷經筵之不舉也。云:「三黨存亡宗社計,片言曲直咎休占。」刺門戶也。 ...

明儒學案 - 426

費可見而隱不可見,顯可見而微不可見,有可見而無不可見。隱微無,未發也,費顯有,發而中節也。隱即之費中而在,微即之顯時而在,無即之有者而在,未發即之發而中節者而在,體用一原也。非隱孰為費?非微孰為顯?非無孰為有?非未發而孰為發而中節?一以貫之 ...


  
明儒學案 - 427

當東林為天下彈射,先生謂高忠憲曰:“此吾輩入火時也,無令其成色有減,斯可矣!」 [清] 黃宗羲 卷六十一 東林學案四 忠端黃白安先生尊素 黃諱尊素,字真長,號白安,越之餘姚人。萬曆丙辰進士。授寧國府推官。強宗歛手,避其風裁。 ...

明儒學案 - 428

孟子知言,全將自己心源,印證群迷。吾心止有一常,人自去分立門戶,分蹊別徑,都從常心中變出許多鬼魅魍魎相。知言者,但把常心照証,變態無不剖露。知得人心,亦止知得自己心,知得群心之變,亦止養得吾心之常。 心不受變,而術則變,如學術流為申、韓 ...

明儒學案 - 429

或問:「當此之時,何以自處?”答云:“見危臨難,大節所在,惟有一死。其他隨緣俟命,不榮通,不醜窮,常養喜神,獨尋樂處,天下自亂,吾身自治。《履》之九二:『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』《象》曰:『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』 玩之可得守身法。」 ...

明儒學案 - 430

先生師事高忠憲,忠憲殉節,示先生以末後語云:「心如太虛,本無生死。」故其師弟子之死,止見一義,不見有生死,所以雲本無生死。若佛氏離義而言無生死,則生也為罔生,死也為徒死,縱能坐脫立亡,亦是弄精魂而已。先生居?未嘗作詩,蒙難之春,為二律云:「 ...


提示:


  





目前沒有閱讀標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