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哲學史 - 211羅倫佐的兒子皮特羅欠缺他父親的那種長處,1494年被驅逐。隨後是薩萬納羅拉得勢的四年,這時期有一種清教氣的信仰復興,轉使人反對歡樂奢華,遠離自由思想,趨就已往較淳樸的年代想必一向特有的虔誠。然而結局,主要由於政治原因,薩萬納羅 ...
西方哲學史 - 212由於發現美洲和經好望角通往東方的航路,意大利總逃不了要喪失重要地位,這自不在話下;但是這崩潰也盡可以少有些禍患,對意大利文明素質的破壞性輕一些。
文藝復興不是在哲學上有偉大成就的時期,但是也做出一些事情,對偉大的十七世紀來講是必要的準備 ...
西方哲學史 - 213在道德範圍以外,文藝復興有偉大的功績。在建築、繪畫和詩歌方面,它一向保持着好名聲。文藝復興運動出了雷奧納都、米凱蘭基羅、馬基雅弗利等非常偉大的人物。這個運動把有教養的人從偏狹的中古文化裡解放出來,它即使仍舊是古代崇拜的奴隷,也總讓學者們知道 ...
西方哲學史 - 214馬基雅弗利深切知道他的種種惡行,卻這樣下結語:「如此,回顧公[凱薩]的全部行為,我找不出絲毫可指責的地方;反而像我在前面所說,我感覺理當把他看成是一切靠命運、藉他人武力掌握到大權的人要效法的榜樣。」
書中有一章:「論教會公國」,很有味; ...
西方哲學史 - 215書中通篇使用「自由」這個詞指某種寶貴的東西,不過究竟何所指並不十分清楚。這名詞當然是從古代接手來的,又傳給十八、十九世紀。塔斯卡尼保持下來自由,因為那裡沒有城堡和君子。(「君子」(Gentlemen)當然是誤譯,卻是個令人開心的誤譯。)看來 ...
西方哲學史 - 216這問題還能夠更進一步來看。馬基雅弗利持這個意見:文明人几乎一定是不擇手段的利己主義者。他說,假使有人在今天想建立共和國,會發覺在山民中比在大城市的人中容易做,因為後一種人恐怕已經腐化了。即便某人是不擇手段的利己主義者,這人的最聰明的行動方針 ...
西方哲學史 - 2171499年埃拉斯摩初訪英國,愛好英國的吻女孩子的風習。他在英國結交寇理特和莫爾,兩人勸勉他不要玩弄文墨上的彫蟲小技,着手鄭重的工作。寇理特開講聖經課程,卻不懂希臘語;埃拉斯摩感覺自己願在聖經上面下功夫,認為希臘語知識萬不可不備 ...
西方哲學史 - 218「動人耳目的變故、有趣的細情、珍聞、怪事,從來也不夠滿足這些人的慾望。」然而最初他們並不在現實世界裡,卻在故紙堆中尋求這種東西。埃拉斯摩雖然對世界情況有興趣,但是不會生啖消化,必須先經過拉丁語或希臘語的加工炮製,他才能同化吸收。對旅行人的經 ...
西方哲學史 - 219莫爾為人們記憶,几乎全由於他寫的《烏托邦》(Utopia)(1518)
。烏托邦是南半球的一個島嶼,島上一切事都做得盡善盡美。曾經有個叫拉斐爾‧希斯洛德(Raphael Hythloday)的航海人偶然來到這個島上,度過五 ...
西方哲學史 - 220几乎人人信仰神和永生;少數沒這信仰的人不算公民,不能參加政治生活,除此以外倒也無擾無患。有些信仰虔誠的人戒肉食,棄絶婚姻;大家把這類人視為聖德高潔,卻不認為他們聰明。女子若是年老寡居的,也能當祭司。祭司數目寥寥;他們有尊榮,但是無實權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