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中國哲學 / 日知錄全書目錄
顧炎武
日知錄 - 61

唐時所謂銓者,有留有放。總章二年,司列少常伯裴行儉始設長名榜,宋白曰:“長名榜定留放,留者入選,放者不得入選。已定注,則過門下、侍中、給事中按閲,有不可黜之,故放者多而留者少。景雲中,以宋為吏部尚書,李義、盧從願為侍郎,皆不畏強禦,請謁路 ...

日知錄 - 62

宋孫洙《資格論》曰:「三代以下選舉之法,其始終一切皆失者,其國家資格之制乎!今賢材之伏于下者,資格閡之也;職業之廢于官者,資格牽之也;士之寡廉鮮恥者,爭于資格也;職業之廢于官者,資格牽之也;士之寡廉鮮恥者,爭于資格也;民之困于虐政暴吏,資格 ...


  
日知錄 - 63

楊萬里作《選法論》,其上篇曰:「臣聞選法之弊在於信吏而不信官。信吏而不信官,故吏部之權不在官而在吏三尺之法,適足以為吏取富之源,而不足以為朝廷為官擇人之具。所謂尚書、侍郎二官者,據案執筆,閉目以為紙尾而已。且夫吏之犯法者必治,而受賕者必不赦 ...

日知錄 - 64

其私乎?精擇尚書,而假之以與奪之權,使得精擇守貳、縣宰,而無專拘之以文法,庶乎天下不才之吏可以汰,而天下之治猶可以復起也與?」 紹興三十二年,吏部侍郎凌景夏言:「國家設銓選,以聽群吏之治。其掌于七司,著在令甲,所守者法也。今升降于胥吏之 ...

日知錄 - 65

○保舉《宋史》:「元初,司馬光為相,奏曰:‘為政得人則治,然人之才或長於此,而短於彼,雖皋、夔、稷、契各守一官,中人安可求故孔門以四科取士,漢室以數路得人。若指瑕掩善,則朝無可用之人;苟隨器授則世無可棄之士。臣備位宰相,職當選官,而識短見 ...

日知錄 - 66

○封駁人主之所患,莫大乎唯言而莫予違。齊景公燕賞于國內,萬鐘者三,千鐘者五。令三出,而職計莫之從。公怒,令免職計。令三出,而士師莫之從。此《畜君》之詩所為作也。漢哀帝封董賢,而丞相王嘉封還詔書。後漢鐘離意為尚書仆射,數封還詔書。自是封駁之事 ...


  
日知錄 - 67

于文定《筆麝》曰:「元時風憲之制,在內諸司有不法者,監察御史劾之;在外諸司有不法者,行台御史劾之,即今在內道長、在外按台之法也。惟所謂行台御史者,竟屬行台,歲以八月出巡,四月還治,乃長官差遣,非由朝命,其體輕矣。本朝御史總屬內台,奉命出按, ...

日知錄 - 68

○知州宋葉適言:「五代之患,專在藩鎮。藝祖思靖天下,以為不削節度,則其禍不息。於是姑置通判,以監統刺史而分其柄。命文臣權知州事,使名若不正、任若不久者,以輕其權。監當知榷稅,都監總兵戎,而太守者塊然徒管空誠,受詞訴而已。諸鎮皆束手請命,歸老 ...

日知錄 - 69

○刺史守相得召見兩漢之隆,尤重太守。史言孝宣拜刺史、守相,輒親見問,觀其所由,退而考察所行,以質其言。有名實不相應,必知其所以然。常稱曰:「庶民所以安其田裡,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,政平訟理也,與我共此者,其惟良二千石乎!」當日太守常得召見,或 ...

日知錄 - 70

○宗室漢唐之制,皆以宗親與庶姓參用。入為宰輔,出居牧伯者,無代不有。漢孝昭始元二年,以宗室無在位者,舉茂才劉闢強、劉長樂,綿為光祿大夫,闢強守長樂衛尉。孝平元始元年,詔宗室為吏,舉廉佐史,補四百石。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五月辛丑,命有司選宗子有 ...


提示:


  





目前沒有閱讀標記